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
【意译】
寂静的夜晚四周没有邻居,住在荒郊我早已家道中落。
秋雨中树叶枯黄,孤灯下只有我这个白发老人。
因我独自沉沦已久,很惭愧你频繁地前来探问。
平生彼此自有缘分,何况我们又是表亲。
【品读】
这首诗写孤独感极为出色,集中体现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联。作者不用任何连词或介词,也没有表达主观的感受,只是将雨、黄叶树、灯、白头人四个意象并置,立刻定格为一幅凄凉孤寂的图画,让人对诗人此刻的孤独深有体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张海涛解读
“外弟”就是异姓的表弟,卢纶与司空曙同列“大历十才子”。这一天卢纶来到司空曙的家,司空曙非常高兴。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夜深人静,自己居住偏僻,更添孤寂之感。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是这首诗中的名句。上一句是景,下一句是人,说的是秋雨之中诗人沧桑白首独坐灯下。情景是寻常的情景,但诗人手笔,妙在将寻常的情景写出不寻常的审美体验。枯叶本来是暗淡的,但经雨水洗过,别有一种鲜明干净的视觉感受。古人惯以秋叶象征人的衰老,所以下句“灯下白头人”就衔接得十分顺畅,秋叶飘零的命运与作者衰老困顿的命运融为一体,是非常自然的比兴之义。同时,“黄”与“白”这种柔和色调的映衬,让这一联零落凄伤之中更有一种温润平和的美感,是所谓“哀而不伤”的温柔敦厚之意。
在此秋夜独坐之时,知心解意的亲友来访,诗人真是悲喜交集。“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我们本来就志同道合,很有缘分,何况还是表亲呢?既有血脉相连的亲切温暖,又有同为诗人的知己相得,司空曙虽然困顿贫居,但是有卢纶的到访,这个风雨萧萧的秋夜相信也就并不那么难过了。
一个人在悲伤、寂寞的时候,知己的慰藉弥足珍贵。许多诗人都记录过这种美好的体验,如唐代的白居易与元稹,南宋的辛弃疾与陈亮。“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心灵相通的知己,实在是慰藉人生悲伤寂寞的良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秋灯黄叶诗中,最著名的是司空曙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卷一曾将几首意境相同的“黄叶”意象诗进行了比较:
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善状目前之景,无限凄感见乎言表。
在谢榛看来,韦应物、白居易、司空曙的几句诗,其抒情意蕴基本相同,而司空曙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境界高出一筹,原因何在?谢榛只说:“善状目前之景”,其实司空曙的诗妙处在于“黄叶—雨—秋—灯”意象的组合,虽然白居易、韦应物也描绘了“树—秋—人”的情境,但都缺少灯光—黄叶的对比效果。黄叶预报着萧瑟秋天的来临,也象征着历经风霜衰败哀婉的生命,灯光照亮了雨中黄叶,映照出诗人的历历白发,也照亮了诗人从青春年少历经磨难走向衰老的生命历史。秋灯黄叶似乎讲述着一个古老哀婉的心灵故事,从而引起读者的巨大的心灵震动。
——摘自傅道彬《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可以加杠杆的炒股软件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