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针(以下简称“采血针”)是医疗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广泛应用于血液采集、诊断和治疗等场景。为确保采血针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医药行业标准 YY/T 1618-2018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针 对其性能提出了严格要求,其中胶套回弹力作为一项关键物理性能,直接关系到采血针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舒适性。本文将由济南三泉智能围绕采血针胶套回弹力测试仪HTY-02DS展开,深入探讨其技术原理、测试方法及在医疗器械质量控制中的重要应用。
胶套回弹力的重要性
采血针的胶套通常位于对接端,用于保护针管并在穿刺血样采集容器胶塞时提供密封和缓冲作用。胶套的回弹力需适中,既要保证在穿刺过程中针管不会因过大的阻力而滑出,又需在拔出后能迅速回弹复原,以防止血液泄漏或污染。根据 YY/T 1618-2018 标准,胶套回弹力需控制在 0.5 N 至 1.5 N 之间,这一范围确保了采血针在使用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适宜的回弹力不仅提升了采血针的操作体验,还能有效降低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风险。例如,过低的回弹力可能导致针管在穿刺过程中意外脱出,而过高的回弹力则可能增加穿刺阻力,影响操作顺畅度。因此,精准测量和控制胶套回弹力成为采血针生产和质检中的关键环节。
胶套回弹力测试仪的工作原理
采血针胶套回弹力测试仪是专门为检测采血针胶套回弹性能设计的精密仪器。以三泉智能的 HTY-02DS 采血针胶套回弹力测试仪为例,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力学试验装置模拟采血针对接端针管穿刺胶塞的过程,测量胶套在受压和回弹过程中的力值变化,从而评估其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测试过程中,仪器通过一个直径比针管外径略大 0.05 mm 的模孔夹具,模拟采血针穿刺胶塞的实际场景。针管以恒定的速度(50 mm/min 至 100 mm/min)垂直通过模孔,传感器实时记录胶套在压缩和回弹时的力值变化。标准中要求压力传感器测量范围为 0 N 至 50 N,精度高达 ±0.5%(满量程),三泉智能的采血针胶套回弹力测试仪完全满足,能够精确捕捉微小力值的变化,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测试流程与技术指标
胶套回弹力的测试流程严格遵循标准化的操作规范,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以下是基于 YY/T 1618-2018 标准的测试步骤:
准备工作:将采血针的对接端针管露出 2 mm,并固定于HTY-02DS 采血针胶套回弹力测试仪的模孔夹具中,确保针管与模孔对齐。
启动测试:启动HTY-02DS 采血针胶套回弹力测试仪,驱动装置以设定速度(50 mm/min 至 100 mm/min)压缩胶套,模拟穿刺过程中的受力状态。
力值测量:分别测量针管与针座连接处 5 mm 和 15 mm 位置的胶套回弹力,记录力值变化。
数据分析:根据测试结果,判断胶套回弹力是否在 0.5 N 至 1.5 N 的推荐范围内。
测试仪的关键技术指标包括:
直线驱动速度:50 mm/min 至 100 mm/min,确保测试过程平稳且符合实际使用场景。
压力传感器精度:±0.5%(满量程),保证力值测量的精确性。
测量范围:0 N 至 50 N,覆盖采血针胶套回弹力的典型力值范围。
胶套回弹力测试仪的应用价值
胶套回弹力测试仪在采血针生产和质量控制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为制造商提供了一种高效、精准的检测手段,帮助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胶套性能不达标的产品,从而降低次品率。其次,通过标准化的测试流程,三泉智能的HTY-02DS 采血针胶套回弹力测试仪能够确保采血针符合 YY/T 1618-2018 的要求。
结语
采血针胶套回弹力测试仪是医疗器械质量控制领域的重要工具,其高精度、高效率的特性为采血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有力保障。以三泉智能 HTY-02DS 采血针胶套回弹力测试仪为代表的测试设备,通过标准化的测试流程和精准的力值测量,助力制造商满足 YY/T 1618—2018 的严格要求。
可以加杠杆的炒股软件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